清初南北方..是怎么看待摄政王多尔衮的剃发令?

2018-07-23 06:31:38


西元1644年,东北亚地区强权清朝跨越长城进入中国,并在随后的数年时间里迅速消灭中国南北方的反对势力。在这个世道纷乱的时期,清朝推行的诸多政策中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针对前明臣民的剃发令,视头发为“精血”已有数百年历史的..是怎么看待剃发令的呢?本文将从不同阶级、不同地域两方面为大家分析这个问题。


1·兴亡代有,断无举朝尽死之理


“天下兴亡,匹夫无责。一朝江山颜色改,识时务者为俊杰。”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,绝大部分..知识分子选择了前者。纵然如丧考妣,但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。


在清军尚且盘踞关外时,鞑靼统治者就极力笼络投奔他们的..知识分子。待清军开进燕京,清朝政府对..知识分子的拉拢态度有增无减。如“朱姓各王归顺者亦不夺其王爵,仍加恩养”、“各衙门官员,俱照旧录用”、“官民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。”


▲清兵入关


这多番举措不仅保障..士大夫原有的既得利益,也照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。这使得绝大多数..知识分子转变了对清朝的敌视态度,融入清朝的统治体系不再那么令人抗拒


甚至在许多..知识分子的眼里,清朝是帮了他们报国仇偿家恨的大恩人。史可法在给多尔衮的答书写到:“此等举动,震古烁今,凡为大明臣子,无不长跪北面,顶礼加额。”马绍愉给吴三桂的信中也提到:“清兵杀退逆贼,恢复燕京,又发丧安葬先帝,举国感清朝之情,可以垂史书,传不朽矣。”在这种情况下,..知识分子大抵还是遵从了清朝的剃发令,赴水蹈火者少之又少,更有“水太凉”之流在清朝正式下令前就主动剃发了。


史可法感激涕零


不过正所谓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损伤,孝之始也。”剃发还是大大伤害,以至于屈大均在《秃颂》中自嘲道:“慕子之秃,不见刀锥,无烦髻结,不用辫垂。”


2·生于辽不如走于胡


庞大的..知识分子构成了清朝的官僚系统,庞大的..士兵则构成了清朝武装力量的主体。前明..的降兵降将马革裹尸还,为大清一统中国立下了汉马功劳。


而..的降兵降将是最早一批剃头的人,他们对剃头的抵触远不如..知识分子强烈,这和明代军人地位低下密切相关,下面以辽东明军为例。


穿不起鞋子的明军


明代辽东自然环境仍十分恶劣,以屯田经济为基础的辽东普通军人不仅饱受天灾打击,还向牛马家畜一样被人驱使。明孝宗时期,右少监刘恭在辽阳“私役军余千余人,占种官地三百余亩,赃以千计。”明世宗时期,辽东镇守太监白怀等人“各占种军民田土,多者二百五十余顷,少者十余顷。”以至于有人向朝廷上书呼吁:“屯之利在武牟,不在朝廷。”辽东普通军人时有发生叛逃,生于辽不如走于胡”的论调在当时辽东下层社会有相当市场。


边兵贱如狗,边将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。明廷奉行歧视军人的政策,辽东武将想要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的难度,比骆驼穿过针孔还要难。投降清朝的55位辽东边将中有20多人是辽东籍贯的,除祖大寿官职为总兵外,其余皆是副将以下。


祖大寿像


3·逃亡和暴力

上页12下页

点击展开全文
相关推荐
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