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业3个月后,我找到了匹配理想工作的思考模型

2018-07-16 14:45:47


来源:胡说之道(ID:huyang_0908)

编辑:Juvae


“我不解决问题,我解决思考模式,问题则自然而解。”——Louise L. Hay


选择比努力重要——这句话是错的。


生命中只有1%的选择有意义,它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构态,如工作,定居地,伴侣等。对于其他99%的选择,对错与否,无关痛痒。


很不幸地,在工作近三年半后,我又要面对一次生命中1%的选择——找工作。


记得在2015年初,我刚入职第一份工作的时候,总结了自己找工作的经验,并发表成文。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选择工作的三要素:行业,公司和职位


行业和公司决定个人的成长速度和收益,职位决定未来发展方向及在公司内受重视程度。


时至今日,从最近找工作的经历中,我在原本的加入底层逻辑和顶层理论,完善了这个决策模型。




这个模型的核心思想是,从个人对事业的底层需求出发,了解所处行业和公司发展,做出决策。


我愿意花时间完善这个模型的原因有三个。


第一是随着年龄增长,决策成本越来越大。当初刚毕业时还是个小伙子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所以只要有一份有前景的工作都愿意全身心投入。随着时间推移,每一次职业转换的成本会越来越高,转变好,则会实现跃迁,若是妄动,不仅老本不保,甚至有可能跌的更惨。


第二是在工作三年后,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越来越多,而在众多选择中,如何识别出最好的机会,也需要一个有指导性的模型


第三是把职业和生活规划的合一。大多数人看得清眼前看不到未来,往往低估了长期风险而高估了短期收益。


我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,毕业后便转了互联网。有天晚上我和老婆聊天,说起如果我继续土木行业的工作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,推演下来,却细思极恐,不仅不会遇到现在的爱人,甚至自己的生活也会一团糟。不值得的工作所带来的危害远远不止每日八个小时,它会在方方面面摧毁你的生活。这些年来,除了学到的知识技能,带给我最深影响的,是与优秀的人共处,在言论自由的环境里畅所欲言,在高速增长的行业里适应变化,而这些因素却不曾在任何职业指导里被提及。


正是这些思考,在失业的时间里,逐渐面目清晰,逐渐脱胎成形。


回归模型本身,我想先从底层需求讲起,然后说说关于行业风口的Alpha和Beta理论,最后谈谈找工作。


底层需求:



(为什么这个图看着这么像Airbnb logo~原谅我放荡不羁的画风)


底层需求亘古不变,不必思考时代的变迁——所以 从工业时代提取出来的分析方式,在信息时代同样适用。


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理想工作是三个因素的交汇,喜欢,能力和收益


我喜欢做什么?这是最重要的问题。


对职业的热爱永远被低估。喜欢与否,都是你个人的事情,没人会关心。于是大家聊天时,有人会问公司发展,职位头衔,薪酬..。但极少有朋友会问你,在这份工作中,你最喜欢什么?


日久天长,最怕从众如流,忘了本心。


如之前所说,一份厌恶的工作不仅会浪费你一天八小时,甚至会毁了你下班后的心情。坏情绪具有传染性,在工作中的暴躁与沮丧,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交生活。也许你对待家人不再有耐心,甚至久久难以从自怨自艾中走出来,让家庭气氛也愁云笼罩;也许你周末丧失了活力,不再想和朋友们欢聚一堂,甚至有意无意躲避着社交。你从未意识到,工作占据了你的白天,但是工作的情绪占据了你全部的生活。


喜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,它既和天..息相关,也被成就感和正反馈深深影响着。换句话说,喜欢也可以后天培养。因此,我们喜欢的不该是一项具体的工作,这会限制选择范围,我们要深究的是情绪背后的成因。


例如,一个工程师刚刚被提拔成为经理,现在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指导团队而并非独自写代码。如果他能意识到,他所热爱的是创造本身,那么职能的变化只是从个人创造到带领团队一起创造。每一次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并非是无意义的对话,而是目的明确的指向“团队创新”的目标,通过寻求共性,他会更快地适应新角色,并从日常工作找到成就感。


最好的情况是,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,若不然,便努力让自己喜欢上已有的工作。


你能做什么?寻找你和喜爱的工作间最佳匹配,这个无需过多解释。


你将得到什么?有形的是工资..,无形的是技能发展,团队氛围和工作地点。


这里重点说一下工资,团队和地点。


在多数人的认知里,工资的计算方式是将工作年限对标同等级就业市场工资的均数,而实际上,真正的计算方式是:


工资=个人不可替代度 + 市场(公司)需要度


个人不可替代度是Alpha,市场(公司)需要度是Beta,两者加在一起,就是公司愿意给你的投资(工资),这一部分将在解释顶层理论时详说。


如果将工作年限化作X轴,工资化作Y轴,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将是一条向下开口的抛物线。类似下图。




我对这张图片不太满意的部分是它的顶点在45~50之间。在信息时代,顶点的位置将会更偏向左侧——普通人的巅峰年龄会到来更早,而之后个人价值在职场上则会随着年龄而贬值。预知变化,拥抱变化,实现变化是对互联网从业者的能力要求,而年轻人在这三件事上更具优势。一个普通人需要做的,就是在到达职业顶点之前,努力从超越“老鼠赛跑”并进入“快车道”。(详见《穷爸爸,富爸爸》)


团队氛围,往往事后才能觉察。感谢互联网的存在,让信息的传递越发透明。如果我对在硅谷的科技公司感兴趣,可以用Blind或Glassdoor去看内部员工的评价评分,在中国则可以用脉脉。匿名的设计,使得..上的信息大概率是真实的。小概率带节奏的发言,仍需使用者具有一定鉴别能力。需要留意的则是公司工作强度、公司文化、内部员工向心力(大家是否相信公司愿景)、奖金发放、公司融资情况等等。


工作地点,年轻人在工作早期对地点的认知是模糊的,而人到中年因为家庭牵绊,会对地点有更多的要求。从宏观角度观察,地点对人潜移默化的塑造至关重要,因为缺乏衡量标准,人会低估其影响。安替老师在《同侪压力》中的两句话曾让我印象深刻:


“你来北京前五年,就认识了你一生所有的敌人和朋友。”

“我在北京的朋友、以及在波士顿的朋友,是我这一生无法堕落的底线。”


这一方面说明地缘决定了你认识朋友的质量,反过来也决定你的质量;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人才和资源集聚的地方,你来北京,很快把未来和你竞争的所有人都遇到了。作为产业聚集地,即便有一天跳出公司,在北上广的人才也更容易更快地找到工作。把眼光打开,不仅聚焦在眼前的公司,也要看到整个产业和城市对你未来的影响。


了解这个三要素的工作底层模型,可以让我们更明确地将能力转换成理想的产出和回报,并从中寻找出自己的喜好,在长期的职业跑道上作出更顺应心意的计划。


市场周期性


加入周期性概念的缘起,是因为看到了戴雨森在知群的一场演讲——《在非线性增长的世界里如何选择》。


世界的发展是非线性的。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欧洲霸主的地位,却也使得他们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后,没有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普及,反而被美国赶超。在中国曾经风头无两的四大门户网站,却在移动互联网转型中落后,只有腾讯凭借微信拿到移动端社交流量入口,跻身BAT。每一波大趋势来临时总会带动一批新公司的崛起,却也因为旧有价值网的束缚,难以在新时代跨越非连续性的断层期。


人的发展也是非线性的,在我们有生之年,所将经历的技术颠覆及变革将是父辈的数倍,这也意味着,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,也将是超越前人的。戴雨森用了资本收益的概念,来更直观地解释非线性对我们的影响。

上页12下页

点击展开全文
相关推荐
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