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邻的地市都被巡视了,唯独这位“官二代”任职的地方没人来

2020-09-21 02:25:53

【湘纪话廉⑦】“五代清卿”袁聿修

袁聿修(511—582),字叔德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曾任尚书郎、太常少卿、信州刺史、都官尚书、吏部尚书等职,历经北魏、东魏、北齐、北周和隋五个朝代。袁聿修为官五十余年,时逢乱世,社会动荡,却能做到持之以恒,清廉为本,史书称他“在官廉谨,其时少匹,尚书十年,未受升酒之馈”,人们是以尊称他为“五代清卿”

袁聿修身世士族高门,是典型的“官二代”,其父曾任北魏的中书令。魏晋时期实行“九品中正制”,首要靠家庭身世和配景来选官,袁聿修18岁时就出任“要职”州中正。北魏时的州中正由中央直接录用,其职责为掌选本州人才,考查评断官员,权力很大。后来,袁聿修又在尚书台履历了度支郎、五兵郎中、左民郎中等“要害岗位”。其时宦海攀援成风,送礼盛行,与一样的士族后辈分歧,袁聿修为政清廉,为人郑重,从不收受奉送,亦不攀援显贵,始终严以律己,悄然寡欲,与世无争。其时好多名流很赏识他,经常赞扬他的为人品质。

北齐武成帝大宁初年,袁聿修以太常少卿之职出访巡视各省,并受命审核官员的得失。经由兖州时,他的老友邢邵正好任兖州刺史。久逢亲信,相谈甚欢,两人离别后,邢邵派人送来本地特产——几匹白色绸缎作为礼品。袁聿修立刻退还白绸缎,并附信一封说:“瓜田李下,前人所慎,多言可畏,譬之防川,愿得此心,不贻厚责。”邢邵收到信后,为袁聿修的清廉自守所打动,他回信称:“弟昔为清郎,今日复作清卿矣”。袁聿修在尚书台任职时与邢邵乐趣相投,志同志合,邢邵很认识袁的品性,曾常称他为“袁清郎”。东魏、北齐时期,尚书台郎官间送礼之风盛行,袁聿修在尚书台十年,不曾接管过别人一升酒的奉送。

北齐后主天统初年,袁聿修任信州刺史,他仁政爱民,轻徭薄赋,官不扰民,公民安身立命,深受人们爱戴。一次,皇帝派御史出巡诸州,信州与梁、郑、变、豫等州相交界,在信州四周的这几个州,御史都揭发查办了官员的造孽行为,而唯独信州没有受揭发的官员,御史竟然都不到信州来巡视了。到袁聿修任满解职还京时,州中赶来送行的公民,塞满了道路,有的人带来琼浆与肉脯,有的人痛哭流涕恋恋不舍,抢先恐后想多送一程。其时正值盛夏,炎热难忍,袁聿修担心公民们过于劳顿,时常停下车马,接过送行公民的酒碗,一饮而尽,透露心意领了,劝他们不要再相送,各自早点回家。袁聿修回京后,信州公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向朝廷上书恳求为他立碑,以记述袁刺史的好事。

齐亡入周后,袁聿修获授仪同上将军、吏手下医生。隋开皇初年,袁聿修出任东毂下官尚书,后于熊州刺史任上无疾而终,终年七十二岁。

一辈子认卖力真做人,修成一身正气;五十年谨小慎微理政,换得五代清郎。袁聿修生逢乱世,却能终其平生固守清廉本色,不受升酒之馈,不收束帛之礼,朝政再坏,他也有底线,毫不与世浮沉,介入乱政,他是以博得了公民的爱戴,汗青的褒奖,“五代清郎”“五代清卿”的佳誉,实至名归!廉者,政之本也。当官就不要发家,发家就不要当官。清白做人,清洁干事,对峙一阵子易,苦守一辈子难。为官从政,实际上就意味着一种支付、舍弃和贡献,权力眼前该当布满敬畏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好处眼前该当守住底线,守正如初,无愧于心。为官者,当深知:清廉是福,贪欲是祸,挡不住诱惑,管不住本身,守不住底线,终会走向覆灭的深渊。(蒋伟)

编纂:方可

校对:尹骁

更多出色 为您介绍

“纪委监委出头协调,我们宁神了……”

“才略”用错了处所,落入贪腐陷阱的年青年头干部

点击展开全文
相关推荐
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