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共读 | 异国囚徒

2018-07-22 01:58:35

作者 |若夜 · 主播 |童颜



各位书友好,今天将我们继续共读爱新觉罗溥仪的《我的前半生》。今天我们开始阅读第七章的内容,也就是书中的第317页至331页。


当全世界都在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欢呼的时候,溥仪一行人却只能流亡异国。这对于他来说,竟然是“最好的选择”。




溥仪一行人乘飞机到了赤塔,到了这个时候,他反倒放下心来了,他最怕的是落在自己国家人的手里。在他看来,没有去..,没有被中国士兵带走,而是落在苏联人手里,实在是万幸。因为他觉得自己和苏联人没有直接的仇怨。


他们一行人来到了一座灯火辉煌的楼房,这是一所疗养院。临时成为了伪满领导人的拘留所。这座疗养院坐落在茂密的树林中。虽然看守所戒备森严,但生活上却颇受优待。每日有三顿丰盛的俄餐,还有一次俄式午茶,生活有服务员照顾着,有医生护士经常检查身体、治疗疾病,有广播、收音机,有书报刊物,有各种文娱器材,还经常有人陪着散步。溥仪对这种生活感到满意。


因为相比起溥仪在伪满宫里的生活,实在是好太多了。首先,溥仪身边没有了吉冈安直,没有了随时被暗杀掉的危险。还可以出去散步,到山上玩玩雪,这在伪满宫里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这个时候的溥仪最大的愿望,就是能够好好活着。其实,他一直以来,也不过是想想好好活着。


不能否认,溥仪是一个可怜的人。这半辈子,他都是别人的棋子。最开始他是慈禧的棋子,后来成为了王公大臣们的棋子,然后又被..人摆布了整整十四年。一切普通人应该拥有的权利,他都没有,亲情、爱情、友情,对于他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。即使算起来他有四个妻子,但是因为各种原因,夫妻之间也只是有名无实,没有人真正体会过他的感情和内心需求。


到如今,成为一个异国的囚徒,竟然是他所求的愿望,真是可悲又可恨。被欲望驱使而犯下错误,犯下错误之后想的是逃之夭夭。溥仪随身还携带了大量的财宝,他幻想着可以去南美洲的一些国家,靠着这些财宝,他也可以衣食无忧。为了给苏联留下一个好的印象,曾经三次向苏联当局申请留在苏联,但三次申请,苏联当局都没有给予回应。溥仪对于苏联的态度感到不安。




但是他毫无办法。过了不久,溥仪一行人被苏联转移到了哈巴罗夫斯克的第四十五收容所。溥仪在这里接受学习,“布尔什维克”和“苏维埃”等名词总是在广播里面出现,有人告诉溥仪,说苏维埃是政权,布尔什维克是政党。


听到这句话的溥仪,认为布尔什维克是苏联的上等人。他还一直用着旧时封建王朝的思想来看待新生的政权。


在他心里,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和清朝的爱新觉罗一样,都是高高在上,受人膜拜的。是不是他从一个中国最上等的人变成苏联最上等的人,他就可以一直留居在苏联?


溥仪去问看守军官,布尔什维克是否接纳皇帝,被看守军官拒绝了,看守军官表示:“布尔什维克从来没有接纳过皇帝,永远也不会”。如果溥仪知道苏联的十月革命后,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家人被秘密处决的事情,就不会幻想着成为布尔什维克的第一个皇帝。


1946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受降国中国、苏联美国等十一个国家,在..东京成立了远东军事法庭。会议决定要求溥仪作为证人出庭。经过中国和苏联的商量,由苏联代理执行把溥仪送到..。



远东军事法庭设在以前..的陆军大楼内,这里曾经是..策划阴谋指挥侵略的中心,现在又成为了侵略者的审判地,历史兜兜转转,一切犯下罪行的歹徒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

溥仪连续七天都出庭作证,他希望人人都把他看成是一个被迫的受害者,他害怕遭受到惩罚,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..人。甚至当法庭拿出溥仪亲笔用黄绢写的那封信,他都把这张黄绢扔到了地上,大声嚷道说这完全是捏造的。


一个美国律师对着溥仪质问:“你把一切罪行都推..人身上去,可你也是罪犯,你终究要受中国政府的裁判。”这句话正中了溥仪的要害,因为害怕惩罚,他不敢揭穿过多的真相,到头来还是便宜了..帝国主义者。他为了自己将来不受到严厉的审判,为了不暴露自己与关东军首领的勾结,而掩盖了一些重要战犯的罪行。




此时的国内,打退了..鬼子,却还处在国共两党的战斗中,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斗争,战场上已经发生了溥仪等人始料未及的变化,..的军队已经从战略防御变成了战略进攻。


1948年3月的攻势结束以后,..军队已经被歼灭了五十七万人,虽然兵力尚较充足,但是士气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打击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神抖擞战意昂扬的人民..。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,向沈阳和营口的..军队,发起了攻击。..已经溃不成军,终于在东北全线坍塌。


这也就意味着溥仪留居苏联的愿望,即将成为泡影。但是溥仪不死心,他还想在做一番挣扎,于是把自己私藏的一部分珍宝拿出来献给苏联,并表示与苏联人民一起医治战争的创伤,建设新的家园。


在与..人周旋的十四年,已经让溥仪养成了随时表忠心的习惯,因为这是他活下来的首要条件。但这一次,苏联却只是对他的行为表示了感谢,对他留居苏联的请求还是没有任何回复。


1949年10月1日,毛主席在天安门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:


上页12下页

点击展开全文
相关推荐
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